龙首坝上“龙”犹在

[复制链接]

21

主题

0

回帖

7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75
分享到:
发表于 2024-4-15 17:3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古人云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在澄城县龙首坝景区,龙首、龙洞、龙潭、龙眼……如此之多的“龙”景,让人不禁会想,此处或与“龙”有着某种关联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除了“龙”元素,仲春时节的龙首坝美景如画:坝上梨花簇簇、杨柳依依,坝下银帘飞泻、碧波粼粼;沿坝而行,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”的壮丽雄浑之感扑面而来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龙首渠润泽千年,龙首坝跨越百年。她们,到底与秦东大地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?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澄城县龙首坝景区广场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据《史记·河渠书》记载,公元前120年,汉武帝刘彻采取临晋郡守庄熊罴建议,在洛河下游徵县(澄城)老状跌瀑处开渠引水,征发士卒万余人,历时十余载,建成了北洛河流域时间最早、难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 洛惠渠渠首,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入口
另据《通典》记载,汉武帝命这万余名兵卒从现在的澄城龙首坝处修渠引水,当挖到铁镰山时,发现土质疏松,工程无法进展。水利专家提出自山上往下打井,最深处40余丈,上下同时挖隧道,紧密配合,才使隧道得以贯通,这种地下窨井技术后来被命为“井渠法”。挖开铁镰山隧道后,发现恐龙化石,此渠道因此得名“龙首渠”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龙首渠的建成,使4万余公顷的盐碱地得到了灌溉,粮食产量增加了10多倍。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渠,龙首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久负盛名。而在龙首坝建设中创造的“井渠法”,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更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。此法由丝绸之路广传西域,新疆地区的“坎儿井”引水工程便由此而来。神秘的“龙洞”上世纪初期,由杨虎城将军决策、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龙首渠基础上,主持实施了“关中八惠”之一洛惠渠改造工程,洛惠渠将历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设施重新整合,续建扩灌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大旱何须望云至,自有长虹带雨来。如今,龙首渠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,灌溉澄城、蒲城、大荔三县74.3万亩农田,惠及69万人,累计引洪淤灌、改良盐碱地23万亩,引水114亿立方米,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,灌溉面积上亿亩次。2020年12月,“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”成功入选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》,为陕西水利又添一张世界级“金名片”。建成于1935年的龙首坝位于澄城、蒲城两县交界处,横断洛河,气势雄伟。以洛河为界,分为澄城龙首坝景区和蒲城龙首黑峡谷风景旅游区两大部分,皆是渭南境内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好去处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澄城县龙首坝景区鸟瞰图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凡来龙首坝的人大都先上龙首亭。此亭建在“关中八惠”之一的洛惠渠首,亭内有一通高近4米的石碑,上面刻有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35年手题的“龙首坝”三个苍劲大字,碑体为一整块巨石,连同刻字,浑然一体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著名民主革命家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龙首坝题字立碑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坝下有两个直径达两米的绿色池潭,人称“龙眼”,尤其充满神秘色彩。据说1993年冬季,有汽车不幸从悬崖上掉进龙潭,打捞遗体遗物时,特请市水利系统的捕捞人员测量龙眼的深度。当时在场的群众回忆,测量探头慢慢放进龙眼,地面屏幕上的景象不停变幻,最令人惊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鳖畅游其中。探头已经放尽,还没探到底。后据地质专家考证,此龙眼为火山喷发后的通道,现在坝附近常年就有29℃的温泉出水口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龙首坝下“龙眼”丨图源:CCTV-10《地理中国》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龙首坝附近沟壑纵横,怪石林立;丰水时节,水流奔涌而下,气势磅礴;淡水季节,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帘,充满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诗情画意,因此龙首坝又有“滚珠坝”之称。在这里,游人听水流翻滚如巨龙咆哮,看云雾漫漫若人间仙境,可谓赏心悦目!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龙首坝的变迁,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,记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,承载着澄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从最初的农耕文明,到后来的水利工程,再到现在的文化休闲旅游胜地,奔腾的龙首坝让古老意象彰显出时代魅力……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因势利导,打造文旅融合“新标杆”。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,澄城县龙首坝景区充分彰显依山傍水、因势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,打造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、传统民俗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康养文化等多种文化建设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工程,开发农产品展厅、龙首田园牧场、民俗商业街、珍禽园、生态垂钓园、农家乐等项目,每年吸引超过100万名游客来此旅游观景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因地制宜,构建乡村旅游“综合体”。凭借景区优越的小盆地气候和光热水资源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着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,倾力打造“农旅结合、以农促旅、以旅兴农”的现代乡村旅游综合体,逐步实现“农业园区化、园区景区化、农旅一体化”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,使澄城由“米粮川”向“花果山”“观光园”“美景区”多极转变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因情施策,激活全域旅游“新动能”。精心打造涵盖赏花、红色、美食、研学等多种文旅业态相融合的7条“乡村四时好风光”旅游精品线路,与全县15个旅游景点形成串点成线、串珠成链的全域旅游大格局。以花海经济、节会经济和采摘观光农业为载体,打造黑瓷之乡、樱桃基地、梨花镇村等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景点,描绘出传承与创新相促进、发展与保护相融合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动人图景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《老腔唱在龙首坝》丨图源:安喜平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时光流转百年,悬泉飞瀑始终动人。如今的龙首坝,山清水秀与文化底色原味保留,时尚元素和文艺情怀有机融合,在延续黄河历史文脉的同时,造就了一幅“千里河西地,秦东米粮川”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。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高级回帖 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快速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  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  

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,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、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,只要接到合法请求,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